堵耳问题是验配师在验配、调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患者常描述有空洞的声音及回声、自己说话声太大、或者堵得慌等症状,一般初始佩戴者堵耳的感觉强些,大部分患者适应一段时间以后,堵耳感便不那么明显。下面,小欧详细分析了堵耳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堵耳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发产生的结果当外耳道口被堵塞后骨导听阈降低的现象称为堵耳效应(occlusion effect),多出现在1KHz以下频率。骨鼓膜机制能很好的解释堵耳效应。
由颅骨振动传入外耳道引起其内相对运动的气体,由于外耳道口的堵塞不能散播而全部经中耳传入内耳引起骨导阈值降低,1000Hz以下频率范围的骨导听阈下降。
该效应归结于下颚骨与颅骨对低频声的异相振动(自动增益)。口腔声带发出的70dB SPL元音在被堵塞耳道中可以达到140dB SPL,因为声音从口腔可以直接通过颅骨传递,并且被下颚和耳道软骨部的异相振动所加强。
当耳道被助听器封闭,正常的声音泄露被阻挡,因此声压级增大。异相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从开放的耳道泄露出去,但当有助听器阻塞时,就被滞留。最有可能的是患者声带自发的声音使得外耳道骨性部分、中耳和耳蜗产生共振,从而增加了耳道内的声压级并因助听器的堵塞而滞留在耳道。
2、声音经头颅传导比经空气传导快1)密度(骨骼和空气相比,骨骼密度大,通过骨骼速度更快)。
2)距离,一个是直接通过下鄂骨传导到内耳,一个是从口腔出来后再绕到外耳道经过中耳传到内耳,导致时间变长。
3)助听器信号处理的延时加重了气骨导差,因此增加了对回声的感知(早期助听器的处理速度跟不上)。
发生堵耳的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种:
1、软件解决把助听器静音,不装电池戴在耳道里,让佩戴者自己说话或听别人说话,看有没有回声、闷耳、声音异响等症状,有的话,软件调试就没什么作用,得从硬件上来考虑。软件上调整主要是降低低频,可以在通道和频段调整降低,以及整体增益方面的降低。
2、硬件考虑
1)增大通气孔直径,内径增加,长度缩短,会使低频的截止频率上移,对低频的信号衰减作用增加。
当通气孔直径大于3.5mm时,500HZ以上的堵耳效应才会明显减弱(12dB),实验发现,通气孔直径为1mm时,仅在200HZ处降低5dB,对于400HZ以上的频率无任何影响,2mm降11 dB,3.5mm降21dB。中国人外耳道狭小,往往达不到3mm,并且通气孔增大,往往在600HZ处堵耳会增强。
另外,通气孔太大,会造成低频增益降低,患者自己说话适合,但听别人说话又觉得声音太小。附:通气孔的低频衰减量图2)延长耳道部分(耳模),使气腔变小,减小堵耳效应。
3)缩短通气孔长度。气孔变短变大,低频增益降低。
4)耳内式机器尽量做小些,尖端更深入耳道骨部,与骨部紧密配合(防止声音泄露太多引起声反馈),而其它部分与耳道松散接触,使软骨部的振动尽可能的发散出去。
5)开外槽。使机器与软骨部分接触不过分紧密而引起异相共振。
6)做开放耳式助听器,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开放式的耳塞,泄露掉过多的低频成分。少数患者对于堵耳效应极其敏感,采用上述措施后仍然效果不明显。对于此类患者,只能劝说其逐渐适应。这也意味着堵耳效应始终是助听器技术面临的难题之一。